下为该词语的应用范例和释义说明(下面也包含“蛙”的所有组词)。
造句:对于菲律宾而言,水上运动是其在奥运会上夺得过奖牌的三大项目之一。不过,自从在1932年获得一块男子200米蛙泳的铜牌之后,菲律宾就没有得到任何水上运动奖牌。
解释:游泳的一种姿势,也是游泳项目之一,运动员俯卧在水面,两臂划水,同时两腿登、夹水。因象蛙游的姿势而得名。
造句:野生动物、昆虫、青蛙、鸟类和土壤生物能够在生态环境的织锦中扮演他们的角色,而我们可以做好我们的事情,两者不受干涉或不需妥协。
解释:两栖动物,头部扁而宽,口阔,眼大,皮肤光滑,颜色因环境而不同,通常为绿色,有灰色斑纹,趾间在薄膜相连。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的地方,善跳跃,会游泳,多在夜间活动。雄的有发声器官,叫声响亮。主要吃田间的害虫,对农业有益。幼体叫蝌蚪。青蛙通称田鸡。
造句:弱血单位像牛蛙和IFV,只需要2:1的数量优势就可以消灭掉它们而不用损失一架双刃,而对付水翼艇和打击者VX就不那么轻松了。
解释:蛙的一种,身体比普通青蛙大得多,四肢特别发达。生活在潮湿的地方,叫的声音象牛,吃昆虫、鱼虾等。肉味鲜美,皮可以制革。
造句: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泰德?西蒙斯(TedSimons)及其同事将蛙鸣录了下来,好比现在播放的树蛙的鸣声,对志愿者们进行实地测试。
解释:两栖动物,形状象青蛙,但比青蛙略小,皮肤的颜色有深黄、浅黄、深灰、浅灰和草绿等,有金黄色的眼圈,趾的尖端有吸盘,用来攀登树木。生活在树、竹子和芭蕉上面。
造句:2010年1月宣布的一个雨蛙新品种,它蹲伏在厄瓜多尔丛林里的一片叶子上。
解释:两栖动物,体长三厘米左右,背面绿色,腹部白色,脚趾上有吸盘,可以爬到较高的地方。吃昆虫。
造句:如果他们纵容自己的这种呆在校园里面的安全感,他们就会变成井底之蛙,从而抓不住适应社会的机会。
典故: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造句:本文作者愿以井蛙之见,通过尝试为讼卦原义正本清源,企图为传统法律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另一视角云。
典故:比喻狭隘短浅的见解。
- 【所有组词列表】:
- 蛙蛭、
- 蛙泳、
- 树蛙、
- 斗蛙、
- 井蛙、
- 青蛙、
- 雨蛙、
- 蛙神、
- 蛙人、
- 蛙黾、
- 蛙鼓、
- 蛙怒、
- 蛙吠、
- 蛙渚、
- 蛙虾、
- 蛙歌、
- 官蛙、
- 怒蛙、
- 牛蛙、
- 鸣蛙、
- 蛙蝈、
- 蛙声、
- 蛙蚓、
- 蛙吹、
- 蛙鸣、
- 蛙闹、
- 蛙坎、
- 蛙市、
- 蛙蛤、
- 蛙角、
- 阐蛙、
- 蛙井喜、
- 坐井蛙、
- 井底蛙、
- 反蛙泳、
- 两部蛙、
- 坎井之蛙、
- 井蛙之见、
- 臼灶生蛙、
- 井底鸣蛙、
- 井底之蛙、
- 管窥蛙见、
- 沉灶生蛙、
- 沈灶生蛙、
- 蛙鸣狗吠、
- 蛙鸣蝉噪、
- 蛙鸣鸱叫、
- 蛙鸣鼓吹、
- 蛙鸣蚓叫、
- 仰蛙儿浮、
- 云龙井蛙、
- 怒蛙可式、
- 两部蛙鸣、
- 井蛙醯鸡、
- 晋惠闻蛙、
- 春蛙秋蝉、
- 沉灶产蛙、
- 沈灶产蛙、
- 蛙音闰位、
- 蛙蟆胜负、
- 蝇声蛙噪、
- 蝇声蛙躁、
- 中国林蛙
1、蛙字的拼音是wā ; 2、 蛙字的解释:(名)两栖动物:青~。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此本站均没有商业用途,仅供学习与交流;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QQ,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阅读
- 痔组词_痔字组词 209人看过
- 宋词流派的特征-唐诗宋词流派 有哪些流派,具体些。。 189人看过
- 风油精成分是什么?风油精的妙用 217人看过
- NGO是什么意思?NGO非政府组织成立目的 207人看过
- 买了否冷是什么意思?出处在哪里? 298人看过
- 王国维宋词贡献-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引三首宋词描述了人生... 190人看过
- 宋词中女孩名-古诗词中女孩的名字有哪些? 221人看过
- 宋词的意思-宋词的词牌名到底是什么意思? 187人看过
- 剪组词_剪字组词 211人看过
- 猫组词_猫字组词 225人看过
- 宋词字帖练字-成年人用什么字帖练字 202人看过
- 殃组词_殃字组词 195人看过
- 宋词心得800字-唐诗宋词引领我成长 800字作文 247人看过
- 品唐诗宋词元曲800字-唐诗宋词元曲 210人看过
- 吾组词 解答吾组词有哪些与吾的笔顺怎么写! 221人看过
- 唐诗宋词800字作文-到唐宋诗词中旅游 800字作文 203人看过
- 关于丁香的诗句古诗-关于丁香的诗句古诗大全 190人看过
- 最有意境的宋词-意境优美的古诗 225人看过
- 肤浅是什么意思?肤浅人三种表现 232人看过
- 宋词的文学形式-宋词的文学成就 243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