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入门到精通

南宋词中的慵懒情绪-高楼在南宋词中的意蕴

高楼在南宋词中的意蕴

李清照词作中“愁”的求解
  “愁”字在李清照的词作中频频闪现,就是那些通篇找不出“愁”字的词作,其表现的情绪,也大多与“愁”结下了不解之缘,或是少女的淡淡轻愁,或是闺中少妇的闲愁,或是离愁,或是“双溪舴艋舟”都“载不动”的愁,或“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愁。
  她的“愁 ”,虽不如蔡琰的“悲愤 ”,也不像南唐后主的“粗服乱头 ”,声声哀泣,但却似乎更具感染力和穿透力,掩卷之时,那种透彻肺腑的力量由不得你不久久沉浸与回味,以至于使一些封建卫道者竟然感到惧怕,视为“不祥”之语。
  为什么李词会如此专注于言“愁 ”,而其所言之愁又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让我们先到历史的长河中去求解。言“愁”是我国诗歌的传统。《诗经》三百篇,很少欢乐的声音,大多是哀怨愁郁之作。屈原的忧愤中,失落与哀愁也是不可回避的因素。《古诗十九首 》,弹出了强烈的忧患音符。透过诗人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的咏叹,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那悲伤愁苦的面容,听到诗人那沉郁悲凉、骚动不安的灵魂在呐喊、在叹息。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李白狂放后的“举杯消愁愁更愁 ”、杜甫的“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诵转凄凉 ”,都无不跃动着一个“愁”字。“愁”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离不开的一个重要内容。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而人的感情中,喜怒哀乐皆备,为何中国古典诗歌对“哀愁”却情有独钟呢?这要从民族心理特征中去寻求答案。中华民族基本心理特征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本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心理,这种心理,在中华民族心态中表现得特别突出。从《周易》时代开始 ,“忧患意识”就已初露端倪。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激剧动荡,引起了人们的深深“忧虑 ”,为寻求忧患苦难的根源和解脱忧患的办法,各家各派参照《易经》的启示,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形成了儒、墨、道、法、名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都开始了“自觉”的哲学探讨,从而正式开启了中国古代哲学史。汉末,开始了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苦难和忧虑,积淀在民族心理深处的“忧患意识”因为现实这一强有力的触媒,不可遏止地大量涌出。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此本站均没有商业用途,仅供学习与交流;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QQ,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