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入门到精通

有关宋词的文学常识-词的文学常识

诗词的文学常识

中华古代诗词文化,源于祭辞,萌于民谣,兴于咏志。可惜,现存最早文字辑录诗集仅有《诗经》。继春秋至战国衍为骚体,古雅深邃,乃先秦诗文化独秀一枝。秦亡而汉,乐府兴,诗苑万象更新。入于魏,五言腾踊,尤见“三曹父子”“建安七子”创建辉煌。魏晋之交,有“竹林七贤”;西晋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东晋更有陶翁。此期间诗歌境界与视野得以拓宽,咏唱愈加脍炙人口。沧海桑田,岁月交至南北朝之宋齐,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已不一而足,“大小谢”“七言之祖”“竟陵八友”脱颖而出,田园诗、山水 诗,清逸峻秀,齐梁体堪称独占唐前春色。大唐盛世,亦为诗之盛世;诗律之工,音韵之秀,炼句之缜密,意境之旷远,实为登峰造极!然虽有“诗圣”冠于李杜,犹有群星灿然于千古!诗余有词,南北朝时已见其零星草色,晚唐兴于教坊,至于大宋,竟逐渐跳脱弦指之间而成跌宕之咏,可谓独领诗史风骚!词较于诗,其伸展转承有余,更见抒情遣怀之酣畅。两宋之时,词人千家,而晏柳苏辛,拔高耸之标。另谈及词牌格律千余,实乃前人不古,后人每每作茧自缚,遂成填词之风。诗词演绎于元明,日益迎合民间文娱需求,于是,“街市小令”“村坊小调”勃然而兴,终绽放出一代曲赋奇葩。有云:唐后无诗,宋后无词。概以为,此乃诗词境界广义之论;就其狭义而论,未必尽然。明代高启诗,上有汉魏之高亢,下有唐宋之俊秀,颇具承前启后之范。叹青丘,文惹忌讳,险人弄谗,值壮年时罹患腰斩。与其说“唐后无诗”,毋宁说“文字狱”兴焉,而后无诗。至于清代,诗人也众,诗卷也浩繁,但多熏于附庸浮滑之气而欠失品格,故精品传遗者不啻凤毛麟角。乾隆诗万余,未见一二传咏,夫何足论哉!然 风韵气节可景仰者,还属龚自珍、板桥诸人。

诗词的文学常识

古代汉语分为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语也分四声,不过是把平声一分专为二,阴平和阳平属,即现代的一声和二声,另外两声是还是古汉语的上声和入声,即现代的三声和四声。而在现代汉语中,古汉语的入声则被分散到平上去三声里,只有在个别地区的方言里才有入声
如粤语。
至于平仄,在古汉语中
平声和上声为平声,去声和入声为仄声。平仄是在作诗填词里严格要求的。在古代汉语中,平包括平声和上声,仄包括去声和入声。现在汉语没有入声,如果要学作诗填词,则可以算一声和二声为平声,三声四声为仄声。
另外,作诗填词不是仅仅知道平仄就可以的,其中的讲究和学问大了去了。你可以去看看王力的《诗词格律》
至于三平韵、九平韵之流。是很艰深的学问,在下也不懂。有一部《平水韵》,你可以参考一下。

词的文学常识

词的成熟抄和发展是在宋代,所以常叫宋词。词的最初特点是以诗文配上曲调,可以用来演唱。每首词都是有一个调名的,我们称为「词牌」,依调填词称为「倚声」。宋词又有曲、杂曲、曲子词、乐府、琴趣、乐章、长短句等称谓。因曲调节拍的不同,又区分为令、引、近、慢等。令或称小令,慢词也作长调。词的分段称为分片,词除单调之外,一般都分上下两片,慢词也有分成三四片者。词可分为婉约及豪放两派,婉约派如李清照的前期词,豪放派像是辛弃疾是代表。

有关宋濂的文学常识

简介:公元前1310宋濂生于今浙江义乌,公元前1381病逝于今重庆奉节县。回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答真子。元末明初文学家。

事迹: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尊为“五经”师。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因其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文学成就:著作中纪传有《秦士录》、《王冕传》、《李疑传》;写景有《桃花涧修契诗序》、《环翠亭记》;还有《孝经新说》、《周礼集说》、《龙门子》(又名《诸子辩》)、《潜溪集》、《萝山集》、《浦阳人物记》、《翰苑集》、《芝园集》等。后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
作品特点:宋濂为文强调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力主义理、事功、文辞三者统一。尤其善长散文,均能抓住细节,突出性格,渲染无多,感染却深。简洁清秀,迈似欧阳修。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此本站均没有商业用途,仅供学习与交流;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QQ,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