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入门到精通

宋词名词解释-既有名又短还带解释的宋词

名词解释: 比兴原则 采诗制度 诗圣 宋词

所谓比兴原本是《诗经》的两种表现手法,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比即以此物比彼物也。比兴后来成为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的一条重要艺术原则,即不仅仅指一般的“寄情于物”、“情景交融”,同时要达到“托物以讽”、“比类切至”的目的。也就是要在物的描写中寄寓现实社会的内容和深厚真挚的情感。

什么是比兴?
诗集传:「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 比,是比喻,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说明事理。以现代修辞学来说,比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明喻(像、一般、似):小明像一只顽皮猴子。
暗喻(是、变成、成为):小明是一只顽皮猴子
借喻:那只猴子真顽皮!(猴子=小明,而不是真猴子!)

- 兴分起兴和寄托两种:先写一个事物(如写景)用来引起某种思想感情,放在开头,具有发端的作用,就是起兴;用这个事物寄托某种思想感情,便是寄托。兴在表现上比「比」更曲折幽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更为深远,耐人回味。兴和比常常合一,既是兴又是比,「兴中有比」。

2.如何把赋比兴发挥到最好的效果?
- 比/兴: 或寓情于景,或托物言志,夕阳秋风、云山雾水、香草美人、花鸟树木、淡月疏星等等都是词人感情和心志的寄托,却很少把他们的心灵之窗敞开,让读者直接窥视。这样,表面看来是写风花雪月、闺房儿女,其深层含义就有可能是身世感慨、君臣大义、家国兴废、人格操守,这就形成了词的婉约风格,读词也更有味道 .
先秦时的诗歌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上层阶级文人士大夫创作,二是民间文人和劳动人民创作。第一种诗歌可以直接被统治基层知晓,而第二种就需要专人到民间去收集。这种活动就叫采诗。
统治者每年都会派人——采诗官到全国各地去收集民间流传的诗歌,汇集呆一起编成集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统治者能通过这些诗歌了解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想法,对政策制定有向导作用。最著名的采诗成果就是《诗经》啦,几乎全部风、雅和一部分颂都是从民间采集而来
诗圣 杜甫

http://baike.baidu.com/view/18792.html?wtp=tt

既有名又短还带解释的宋词

白居易 《忆抄江南
江南袭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名词解释:1山水田园派2李杜3古文运动4红学5诗经6...

1山水田园派:山水田园派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
2李杜:大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3古文运动: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
4红学:红学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而这一切又都可以归结为对《红楼梦》的文本和作者的研究和考证。

5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
6三曹三苏:曹操、曹丕、曹植;苏洵,苏轼,苏辙。
7魏晋南北朝小说: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作者多为魏晋以来的文人方士,他们或托古籍以炫人,或直记当时异闻轶事,这些小说按其题材内容可分为志怪、轶事两类,这两类小说虽内容形式不同,但它们都形象地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人情风物,它们曲折地表现了时代精神。
8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9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10宋词: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还有一种为花间派。
11元曲: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版权声明

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此本站均没有商业用途,仅供学习与交流;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 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QQ,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